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20个字。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平阳中学陈伟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鉴赏语言,来体味文章意境美;
  2、初步学会通过语言品味来体会作者情感,把握主旨的方法;
  3、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1、鉴赏作者精美的语言艺术,感受听雨意境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2、从语言品味中领略作者通过观雨、嗅雨、听雨传达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一张露天的叶,孤独是一阵冰凉的雨。雨滴敲打着绿叶,这也是生命的一个乐章。这雨滴,敲在树叶上,也敲在屋瓦上,敲在离人的心上,敲出了一篇华美动人的篇章。它隐藏着诗人余光中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饱含着他胸中对故乡的浓浓深情,也寄寓着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让我们叫醒自己文化的耳朵,去文中听听冷雨里凝结着的乡愁。
  二、速读课文,勾勒作者的人生经历
  1、介绍余光中生平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
  他说:“当年离开内地,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他还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他生活过的地方:内地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2、从课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哪些经历?
  在台北的细雨街巷里穿梭
  在美国的丹佛山想象烟缭雨绕的情景
  在大陆的秋天、在台北日式的瓦屋里听雨
  还在蒋捷的词里、在王禹称的文中品味雨
  三、品读课文,领略本文的语言艺术
  1、《听听那冷雨》,其实是作者在不同地方观雨、嗅雨、听雨、体味雨的经历,它把这种经历描绘得如此动人。散文之美,美在情感,美在意境,也美在语言。
  回顾我们刚刚学过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不仅陶醉在清华园荷塘的美妙月色里,也陶醉在朱自清营造的出神入化的意境里,他用了哪些语言艺术来达到这种效果?
  生答,明确:
  大量运用叠音词,既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特点,又使文章富有音乐美;
  精心炼字,用“泻”“洗”“浮”“画”等动词把月光的神奇作用写活了;
  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引用古诗词来使文章言简意丰。
  2、示范研读第5段。
  A范读第5段
  B内容:在蒋捷的词里听雨
  C情感:借古诗词传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身世飘摇之感。
  D手法:化用诗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