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5张。有教学设计,约3260个字。

  13、《夏感》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授课班级:七年级四班
  授课教师:邓英
  授课时间:2010年月10月20号
  授课地点:七年级四班教室
  教学目标:
  1、 品味语言,把握夏的特点,理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搜集和整理信息,品读赏析,并能主动地表达。
  3、 联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夏、对劳动者、对活力与激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
  《夏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的课文,它描写夏季的景象,表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全文共五段:第一段概述夏季总体特点,中间三段从夏季的自然景象、夏天的色彩、夏季农民劳作的景象三个方面具体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景象,最后一段表达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全文五段各有写作的重点,像一组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绘,层次井然,思路清晰。
  《夏》被编排在了七年级语文的上册,除了阅读的难度和深度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外,应该更适合刚从小学毕业,而又将在这段时间里面对中考,乃至命运转折的时期的学生。文章的中心着眼于“承前启后、生命交替”和“黄金的”两处,因此把教学主题定位为“生命之夏”——青少年的学生正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时期,他们身上既有童年的天真,又要奔向成年的辉煌,这不正是一个“夏季”吗?
  与前面两个以“人生”为主题的单元不同,文章所在的第三单元是一个以季节题材串联起来的主题单元。前者侧重于人生的信条、志趣、哲理,而本单元的课文则侧重于从景与物中感悟生活和生命的真谛。如果说前者是直接感悟的话,那么这个单元的文章则是间接感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单元教学最终还应该落实到怡情悦性上。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扫除阅读障碍,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刚接触初中的文章,阅读的兴趣较高,课堂中的表现比较积极,思维也很活跃。这也有利于课堂中形成互动参与的气氛。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是有待于引导和指点的。对于文本的感悟,仅停留在直接感受上,对于文化、生命的意识和认识正在逐渐形成中。学生的认知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情感体验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
  然而随着年级段的升高,供学生阅读训练的文章的信息量在逐渐增加,难度值也相应提高,因此应该继续培养他们感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阅读、思考、感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把握夏的特点,感受字里行间对夏、对劳动者的赞美,并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赏析。
  教学难点:
  从对夏的赞美,延伸到对活力、激情和生命的赞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生活、生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请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身穿火红的衣裳,头戴金黄的光圈,有着太阳最灿烂的笑脸!她热情奔放、她激情澎湃、她一手高举希望的火炬、她一手握着理想的硕果!那么她是谁呢?她说她的名字叫夏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热情似火的朋友,走进今天学习的课文!(板书:夏感。)
  【设计意图】直接点题,明确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