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心灵的长虹
——浅谈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
内容提要:人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效果及其终身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新世纪对一代新人素质的必然要求。而不少青少年在新形式下,出现了心理障碍。因此,教育部把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教育工作者,理所当然地应为他们架起心灵的彩虹。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素质 健康心理 心理教育
青少年心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青少年心理素质亟待引起重视。“学校是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对教育学生负有主要的责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健全人格。下面就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营造和谐公平氛围 ,调节心理状态
良好的氛围是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和谐、公平的氛围。研究证明:某一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与该个体所处的心理环境,某一社会团体(或某一群体)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带来的影响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个体心理状态受制于整体,个体水平受制于整体水平。所以,我们在教育中要善于在整体中发现问题,研究整体是否适应个性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整体塑型机制,优化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环境。
1、 营造宽松的氛围
宽松是一种总体感觉。置身于宽松氛围的每个成员的心理此时此地应是放松的自在的,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可以自然流露,思想可以任意驰骋,不必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