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备考指导
广东仲元中学高三语文 阮维亮
课型:讲读分析课
教学课时:1节
教学模式:研讨赏析,分析比较,讲练结合
教学目的:《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即考查学生的初步鉴赏能力,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特点,掌握诗词鉴赏的入门方法,提高高考解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综合词语、结构、氛围、情感、主旨,形成诗词的整体观念,从诗词鉴赏的总体特点去理解分析,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引入正题 概括近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总特点:94年开始整诗考查,真正以鉴赏评价为测试目标,考唐诗(4次)、宋词(2次)、元曲(1次);所考的都是我国古代诗歌最鼎盛、最辉煌时期的代表文学样式,特点是篇幅短小,技巧圆熟,有利于学生初步的评价、鉴赏;指导学习诗词的整体阅读,掌握几项诗词鉴赏入门基本技巧。
二、简介诗词鉴赏整体把握的基本技巧
(一)、从内容上分清作品的题材。(板书)
1、划分诗词内容类别,板书
①写景抒情 ② 咏物言志 ③边塞征战
④怀古咏史 ⑤即事感怀
(老师评点:在古诗词里,针对不同的抒写对象、不同的写作目的,诗人所采用的具体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是有所不同的;弄清诗词的内容,在阅读、鉴赏、评价等方面的目的会更加明确)
2、提问,复习学过的诗词,作比较:《赤壁怀古》、《不第后赋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生分析回答,老师补充)
(二)、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基调和主旨。(重点)
1、老师简介技巧:从整体上认真辨读诗词中的字句,体会作者如何遣词立意,品味诗中如何营造意境,领悟出其中蕴涵的感情。
2、例文分析 (投影板书)
请学生分析,要求从以下角度进行赏析:词语的表现力;环境氛围的营造;结构层次关系;主旨的确立;感情色彩的渲染
方法:比较阅读
(第一组)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