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10字。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沾益县第四中学            范建华
  教学目标:
  1. 了解词的特点及其发展情况,以及词的时代背景。
  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 掌握本词涉及到的诗词鉴赏的一些方法。
  4. 能够背诵并运用此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
  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响彻云霄,源于它的独立,源于它的自强,更源于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诗词文赋,乃是中国璀璨文化中的耀眼明珠,今天我们将接近其中的一颗明珠——词。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二. 介绍词的特点
  中国古代诗歌分为:
  中国古代诗歌
  诗
  词(也叫词余,长短句等,形成于唐代)
  曲(也叫词余,元代成就最高)
  三.重点介绍词:
  词兴起于隋唐,句式长短不一。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它没有实在具体的意思。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可分为小令(字数小于等于58字),中调(字数大于等于59字,小于等于90字),长调(字数在90字以上)。
  词作两大流派: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四.介绍写作背景
  本词写于1925年。当时工人,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但革命党右派篡革命领导权,共产党人陈独秀也认为革命应当由资产阶级领导。这一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去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怀着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思虑所引发出来的激情,写了这首词。
  五.给同学们欣赏词作朗诵,并让同学注意纠正读音,同时感知词作的情感基调。
  六.具体分析理解词作上片。
  1.听完录音后老师提问:本词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同学主动起来回答老师总结到:昂扬向上
  2.请同学们注意词作开头的三句,给我们交代了一些什么信息?
  答: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些信息浓缩起来我们可以把它组成一幅图画——独立寒秋图,具体地点是橘子洲头。
  3.也就是在这三句中,表达的顺序有些颠倒,请同学们按正常语序将其内容描述出来。
  4.古人登高就会远眺,接着就写作者的所见,他看到一些什么了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