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30字。
人教版必修二《诗三首》同步测试
一、课内双基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忧伤终老 辟如朝露 慨当以慷
B.攸攸我心 兰泽芳草 周公吐哺
C.山不厌高 越陌度阡 乌鹊南飞
D.绕树三匝 同心离居 误落陈网
【答案】 C(A.辟—譬,B.攸—悠,D.陈—尘。)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忧思难忘(功业未就而老将至的焦虑之情)
B.食野之苹(苹果) 越陌度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C.桃李罗堂前(排列) 枉用相存(枉驾,屈就)
D.羁鸟恋旧林(束缚) 乌鹊南飞(乌鸦)
【答案】 B(苹:艾蒿。)
3. 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互文”手法的一句是( )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答案】 D
4.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
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C.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
【答案】 D(“赋”的手法,直陈其事,不对,应为比的手法。)
5.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
B.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诚。
C.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D.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
【答案】 D(“表明……”一句不对)
6.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中的“俗”指社会风尚,就读书来说,也就是读书做官的一套。“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中“羁鸟”“池鱼”喻指诗人自己。“旧林”“故渊”即篇末的“自然”,指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农村田园。
C.“开荒南野际”,是指诗人回乡之后立即投入垦荒劳动。“守拙”是和官场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言的,是一种鄙视功名利禄,洁自身好的清高品质。
D.“樊笼”即诗中所说的“尘网”,指当时复杂的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答案】 C(“指诗人回乡之后立即投入垦荒劳动”理解太实。)
7.下列对《归田园居(其一)》诗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赏心悦目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B.诗人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沁人心脾,悦人耳目。
C.诗人在诗中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深刻的总结,对尘世中的生活有清醒的认识,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