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70个字。

  春望杜甫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作品立足于现实,广泛而深刻的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历史背景
  本诗写于唐朝的安史之乱。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千。
  赏析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①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②“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③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一个④“破”字,使人⑤怵目惊心,继而一个⑥“深”字,令人⑦满目凄然。诗人在此⑧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⑨“国破”对“城春”,⑩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⑪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⑫“山河在”,⑬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⑭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此句运用了⑮反衬,意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是①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作者②触景生情,移情于物,以物拟人,睹物伤情。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采用③拟人的手法,将花鸟人格化,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可见本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④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⑤“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⑥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