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福建省漳州市浮宫中学2012-2013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0 KB
评级:
时间:
2012/10/6 18:36:18
下载:
本月:1 总计:1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4860字。
漳州市浮宫中学2012—2013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一、名句名篇默写(10)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点江山,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恰同学少年,_______ _;_______ _,挥斥方遒。
(5)_______ _ , _______ _ ,谁主沉浮?
(6)_______ 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6题。(每题3分,共18分)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坚:坚固,锋利
B.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揕:刺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度:常态,气度
D.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恕,原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行李之往来,共乏其困 D、北蛮夷之鄙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以乱易整,不武
B.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且焉置土石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5.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文章的高潮、结局部分,重点描述了荆轲廷刺秦王的场景,刻画了荆轲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
B.文段一开始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是为了显示秦廷的森严和始皇的威武,这一“色变振恐”与荆轲的“顾笑”形成鲜明的对比。
C.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荆轲对樊於期将军所说的刺杀设想的实施,此处印证了荆轲计划的合理性。
D.由于刺杀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剑的地步,大臣们也都目瞪口呆,束手待毙。
6.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①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经典文化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1)~(2)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7、(1)有若认为实践“仁”的根本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第二段文字,简要分析孔子对“孝”的主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鉴赏(13分)
(一)阅读《沁园春•长沙》上片,回答后面问题。(8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8.本片有一个领字,请找出来,并指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福建省厦门市马巷中学2012届历年中考说明文议论文阅读专练题目 人..
福建省惠南中学2013届高三年9月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课标版
福建省东山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月考(一)试卷 人教版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福建省泉州第三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福建省同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期初测试语文试卷 人教课标版
福建省厦门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
福建省安溪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课..
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2012年9月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