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
制作人:广东佛山顺德莘村中学 侯明明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杰出的建筑也是艺术的观点,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
2.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 体会贝聿铭建筑作品的魅力,学习他的爱国情怀。
二. 重难点解析:
1. 灵活掌握五种表达方式: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记叙。
2. 课题解析,理解“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与“介绍其设计风格和建筑物”之间的联系。
三. 教具:POWERPOINT课件
制作人:侯明明
上传位置:FTP 初一级 新建文件夹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贝聿铭在世界各地的优秀建筑作品图片,激发学生对所学对象的了解的欲望。并辅助介绍贝的个人情况。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大师,1917年生于中国广东,1935年留学美国。自1985年起,因建筑成就卓著,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研究院院士,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等。
2. 生字词:
榀 晶莹剔透 贝聿铭 犊 协调 遗孀 遴选 轩然大波 摩天大楼 抉择
玮 萦系于心 水榭 勘察 负荷 聘用 跻身 别具匠心 相辅相成 声誉卓著
3. 迅速阅读全文,用简短的语言归纳各节内容,并指出其主要表达方式:
明确:本文以表现贝聿铭的高超建筑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这一中心来组织安排材料。主题部分用小标题分成三个部分:早期成就、突出成就、爱国之心,这样人们就可以对贝的事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描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开篇点出人物通讯描写的对象。(描写、说明)
(2) 在美国初露头角。(记叙)
(3) 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记叙、议论)
(4) 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描写、议论)
4. 句段理解:
(1)“这座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的建筑,同样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中“同样”一词说明了什么?
明确:“同样”说明贝聿铭的得意之作不止这一项。
(2)贝聿铭为什么主张“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
明确: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3)“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句话体现了贝聿铭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之心。
(4)分析下列句子中“根”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①我的根在中国。 ②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③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明确:①指生命之根,民族之根②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③指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5)解题:题目叫做“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但内容却是写贝聿铭和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