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30个字。
安定区景家店学校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
课题 15、古代诗歌四首 备课人 文心 课型 新授课
签审时间 审核人 学生姓名
总课时数 64课时 分课时 28课时 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及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理解四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诗情画意和意境美,培养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培养博大的胸襟和热爱故土、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4、熟读成诵。
学习重点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揣摩每位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每首诗的主题。
学习难点 反复吟诵、联想,想象、品味;感受诗情画意和意境美;领略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预习先行
复习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白沙堤()澹澹()竦峙()萧瑟()碣石()沧海()枯藤()
2、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行不足A、脚B、够C、充分
②没马蹄A、没有B、没过C、遮没
③昏鸦A、黑色B、昏迷C、黄昏
④星汉灿烂A、银河B、星星C、星和月
⑤次北固山下A、一次B、停泊C、游
3、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呈现目标
课前板书 观沧海曹操
学习虚实结合,描写景物的技巧;感受其间蕴含的情感。 次北固山下王湾
赏景悟情,熟读成诵。
检测预习
问题指向 1、检测预习
2、整体感知四首诗歌的体裁
3、指导诗歌朗读方法
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