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有教案,约1350个字。
《隆中对》说课稿
关口中学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隆中对》。我将从下面七个部分展开说课。
先看第一部分:本课的地位。
《隆中对》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这篇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它的核心部分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这篇对策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战略形势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因此,学习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体会到刘备做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还可以为下一课《出师表》的学习垫定基础。
再来说说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1、了解“隆中对策”的核心内容,明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及根据,领略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掌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3、认识青年时期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非凡才能,并能从中收到教益,发愤图强,不断地去开拓自己的未来。
接下来说说第三部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及确定: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个核心内容,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所以教学难重点是:了解“隆中对策”的核心内容,明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及根据,领略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
下面说第四部分:学生情况。
九年级学生积累过一些文言虚词和实词,一般同学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文言语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能基本翻译和理解文章。
接着看第五部分:学法。
1、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综合能力,但如何更好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把课堂教给他们,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