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陈奂生上城
高晓声
【学前导引】
鲁迅在《阿Q正传》中,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目。并在《我怎么做起小说》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其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阿Q这个中国二三十年代中国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一时间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界引起很大轰动。中国人仿佛一夜之间彻底看清了自身的精神疾病,看到了民族的劣根性。事过五十多年,中国人民经历了一次次自身的解放斗争,1978年终于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曙光,终于过上了好日子,那么阿Q身上的劣根性是否被根除了呢?请看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2.领悟小说的主题。
3.了解小说中巧妙的情节设计。
4.了解我国小说揭示人物心理的传统手法。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材料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农村贫穷的面貌。这重大的历史性转变在80年代文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出现了许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李顺大造屋》《拣珍珠》等。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分别在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中获奖。
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和《陈奂生包产》。主要写了一个农民陈奂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巨大变化,从而歌颂党的这一政策。
二、识记积累
1.字音识记
簇(cù)新 锄(chú)头 惭(cán)愧  晚餐(cān)  打烊(yànɡ)
砧(zhēn)板 住宿(sù) 忐忑(tǎn tè) 钞(chāo)票  惬(qiè)意
懊(ào)悔 涵(hán)养 救济(jì)  肩胛(jiǎ)  赚(zhuàn)钱
麦垅(lǒnɡ) 莳(shì)秧 一爿(pán)店
2.辨形(括号内为错误写法)
嫌(赚)早  晦(悔)气  燥(躁)热  涵养(函)  聚拢(笼)  服帖(贴)
暖烘烘(哄哄)  晶莹(荧)  惭(渐)愧
3.词语辨析
[涵养、修养]“涵养”着重指在受到冒犯时能宽容大度,控制自己的感情。“修养”指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有过一定的锻炼,达到一定的水平。
[懊悔、后悔]“后悔”词义较单纯,语义较轻,侧重对过去行为的检讨。“懊悔”有懊恼、懊丧的意思,语义较重,侧重于现在的情绪。
[夸耀、夸奖]“夸耀”一般是炫耀自己,常含贬义。“夸奖”一般是称赞别人,不带褒贬色彩。
[刻薄、尖刻]“刻薄”可指待人,侧重于冷酷、苛求、不宽容。“尖刻”说话时挖苦讽刺,阴阳怪气。
[晦气、霉气]二者都有不吉利、倒霉的意思。但是因倒霉或生病时气色难看时用“晦气”,而东西霉烂发出气味时用“霉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