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40字。
散文解题指导——结构和主题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写作思路一般知识.
2、掌握结构和主题类习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模式。
【学习重难点】如何快速把握解题思路,并规范答题。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学习指导:
考纲要求: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综合C)
常见提问方式:⑴说说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⑵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⑶联系全文,指出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应对策略:
⑴分析散文的结构,要明确其谋篇布局的技巧和作用。
① 句段作用:总领全文、呼应前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② 结尾作用:感情升华、主题深化、
③ ③言有尽而意无穷。(具体见“知识信息库”)
⑵概括主题要抓住体现作品主要事件、反映作者情感取向的关键句。
关键句具有极大的概括力,包括总起句(往往在篇首)、过渡句(篇中)、抒情句(结尾)、议论句(结尾)、哲理句(结尾)等。
散文主题的概括还可以采用理清段落的方法,梳理各段落之间的关系,从文章标题入手,围绕作者写什么,为什么写等问题思考,也能很快概括出文章的主题。
如2007年广东卷的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对一段话的作用的分析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把握,考查的就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本文要表现的是对“泥泞”的热爱,因此开头描写雪必然是为下文描写泥泞服务的,开头的文字所起的作用通常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
二、 典例分析:
(2007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泥 泞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