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8170字。
哈师大附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深情的问候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季羡林纪实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季老,我看您来了。”6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95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温家宝送来一盆枝叶繁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今天,季羡林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病房内充满喜庆的气氛。
温家宝说:“您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非常精神,您现在是红衣少年。”顿时,大家都笑了起来,房间里气氛显得轻松而热烈。
听说季羡林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思维敏捷,温家宝高兴地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季羡林感慨地说:“我的一生大起大落。”
温家宝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温家宝说:“无论是实现科学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分子。我们要坚持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爱护、信任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季羡林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
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温家宝:“《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季羡林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好,经济发展,政通人和。要注意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高人的素质。”
温家宝说:“中国要受到世界的尊重,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学术民主。中国历史上的先秦,魏晋南北朝,出了不少大思想家,大哲学家,重要的一条是思想解放。我们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温家宝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品表示景仰,他说:“真理和科学要求真实,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温家宝起身告辞时说:“我对您的生日记得特别清楚。您在书上写道: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官庄一个农民家庭。”
临别时,温家宝紧紧握住季羡林的手,久久不愿离去。
1.有关本文中“和谐”这个话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这是季羡林先生考虑很久的话题,他认为我国在“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做得非常好,但在人内心和谐方面还需不断完善。
B.温家宝总理对《管子兵法》上说的“和合故能谐”进行了精辟的阐释,表达他对人内心和谐的理解。
C.季羡林先生认为现在这个时代很好,政通人和。但需要注意的是,应纠正只发展经济而忽视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不良倾向。
D.温家宝总理举“中国历史上的先秦、魏晋南北朝,出了不少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事例,是为了说明当时社会思想解放,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2.对文中“温家宝送来一盆枝叶繁茂的君子兰”这一细节,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二、文言文阅读及默写(24分)
(一)完成课内文言基础4~9题。(每小题1分)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1分)( )
A .因人之力而敝之(攻打) 越国以鄙远(远地,指郑国)
B.相去四十里(距离) 沛公则置车骑(安排、安置)
C.旦日飨士卒(犒劳) 顾计不知所出耳(回头看)
D.度我至军中(估计)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1分)( )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共其乏困 B.吾得兄事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