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三单元
盐城市第一中学  刘勇华

一、单元导入
造物主给了万物生命,并且赋予人类生命以更丰富、更有价值的内涵。江水会朝着自己向往的大海不息地奔流,小草会由种子一步一步地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大树乐于牺牲、甘于奉献,森林更是不甘于地下、坚韧顽强地迎接太阳……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呢?对于人生我们又有哪些思考呢?让我们一起回视人生、一同感受生活。
二、名士贴士
(一)单元整体感知
这个单元选取的四篇课文都与生命现象有关,它们的共同点是:一是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感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体会。二是表达珍爱生命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了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在表达种种感受和理念时,都是通过形象化的描述进行的,即描写了生命界的多种现象,细致具体,生动形象,含蓄耐读。
冰心的《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进程中的幸福和艰难的辩证关系。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王鼎钧的《那树》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客观地叙述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表情达意节制而含蓄。
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一文,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勃兰兑斯的《人生》通过描写虚拟的“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的场景,对人生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之情,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二)学法指南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与生命现象有关的抒情性或议论性的散文,学习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领悟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谈生命》一文,看似一个寻常的话题,但却隐含了作者对生命进程中幸福与艰难辩证关系的思考。《那树》通过对一棵大树命运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地下森林的断想》抒发了作者对恶劣环境中挣扎成长的生命的礼赞。《人生》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珍爱生命、奋斗不止的人生观。这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的都是作者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我们应学会借鉴,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价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