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3350字。
福建漳州市芗城中学12-13高三年语文科试卷 (2012.11)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18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三)命题人:芗城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 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 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 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钱唐湖石记 白居易
钱唐湖①事,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
钱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公勤军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压帖所由,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自钱唐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②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俗云决放湖水,不利钱唐县官,县官多假他辞以惑刺史。或云鱼龙无所托,或云茭菱失其利。且鱼龙与生民之命孰急?茭菱与稻粮之利孰多?断可知矣。又云放湖即郭内六井无水,亦妄也。且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用有余。况前后放湖,终不至竭,而云井无水,谬矣!其郭内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亦宜数察而通理之,则虽大旱而井水常足。湖中有无税田约十数顷,湖浅则田出,湖深则田没。田户多与所由计会,盗泄湖水,以利私田。其石函南笕,并诸小笕闼,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又若霖雨三日以上,即往往堤决,须所由巡守,预为之防。其笕之南,旧有缺岸,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又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余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之于石。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
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选自《白居易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释】①钱唐湖:西湖。②官河:运河。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 具:详细
B.符下县,县帖乡 帖:文告
C.县官多假他辞以惑刺史 假:假托
D.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 典:掌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节限而放之 B. 刺史自便压帖所由,即日与水
夜缒而出,见秦伯 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C. 盗泄湖水,以利私田 D. 其笕之南,旧有缺岸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是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所写关于西湖水利问题的文章,涉及灌溉农田、控制水位、疏通水井、防止溃堤等事项,可谓详尽。
B.白居易为官能切实为民着想,遇到旱年,令百姓直接前往州衙递交状纸“请水”,这样做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旱苗得以及时浇灌。
C.本文除立灌溉制度以告民众及继任者外,还对官府的自私、吏治的黑暗有所揭露,也肯定了李泌在杭州开凿六井造福一方的做法。
D.白居易反对利用湖水耕种湖中无税田,下令采取措施将石函及大小笕口堵塞,并派员巡查,有一点泄漏,就追究主管官员的责任。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3分)
译文:
⑵ 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表现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黛玉午休时,宝玉过来探望。宝玉闻到黛玉袖中发出的幽香,便要瞧她袖中笼着何物。黛玉则扯出湘云的“冷香”来奚落宝玉。宝玉怕黛玉睡出病来,便随口胡诌了一个“女孩在雪地里抽柴草”的故事。笑闹之时,湘云来了,取笑宝玉作诗忘典之事。(《红楼梦》)
B.葛朗台的弟弟在破产后把儿子托付给葛朗台监护,但葛朗台不愿意,后来却又想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债务,只是这事要做得自己不花钱,还能博得“有义气的哥哥”的好名声。他需要克罗旭叔侄作他的帮手,于是,便有了葛朗台成家以来的第三次请客。(《欧也妮•葛朗台》)
C.秦可卿病死,贾母请王熙凤负责操办丧事。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接受张道士的请托,拆散一对有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红楼梦》)
D.欧也妮偷看了查理写的遗书,更加同情堂弟。她把自己全部积蓄送给堂弟作为去非洲经商的盘缠,而查理则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