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20字。

  城关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
  文言文阅读篇(第六单元)
  班级姓名学号
  一、《秋水》
  1.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作者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名周,他与老子合称为“老庄”。文中“秋水”是指秋天的洪水。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不辩牛马。辩:同“辨”,分辨,辨别。(2)、河伯始旋其面目面目:脸孔。
  3.下面所列各句中加点的“见”字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见”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D )
  A.儿童相见不相识B.于是入朝见威王
  C.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这则寓言故事可以成语“望洋兴叹”来概括,本意是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现在用来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6.请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7.下列对课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A、文中有两处用了“于是焉”,都当“这时候”讲,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C、“不辩牛马”与“不见水端”是用比照手法突出大海的广阔。
  D、文中最能反映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的语句是:前面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二、《愚公移山》
  一、翻译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且焉置土石?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4、甚矣,汝之不惠!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6、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二、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而“献疑”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止移山,也体现了他智非真智
  4、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智叟”对举,有何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