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7600字。
广饶一中期中模块考试高一语文2012.1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校区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无误的一项是
A.埋怨(mán)炽热(zhì)铩羽而归(shā)涟漪概莫能外
B.摭拾(zhí)愀然(qiǎo)锲而不舍(qiè)寥廓至高无尚
C.菜圃(pǔ)搭讪(shàn)汗流浃背(jiā)宣泄妄自菲薄
D.舳舻(zhoú)打夯(hāng)倚歌而和(hè)喧嚣怡然自得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许多老师,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学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②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异境。
③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对你的期望,我希望你能考进大学,我不能在自己孩子面前唱反升学主义的高调,我希望你能从心所欲地享受读书之乐。
④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不以为然蛰居尽管控制B.不以为然闲居所以抑制
C.不以为意闲居所以控制D.不以为意蛰居尽管抑制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曲中规 中:合乎B.假舟楫,非能水也,而绝江海绝:横渡。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羞愧D. 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B.①相与枕藉乎舟中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句逗之不知,惑之不解
D.①其隙也,则施施而行②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师道也师: 学习
B. 是故无贵无贱无:无论,不论
C.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许多人
D. 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
7.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不拘于时
C.何陋之有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薄暮薄:迫近
B.摄衣而上摄:脱下
C.披蒙茸披:拨开
D.开户视之户:门
10.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掠予舟而西也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羽衣翩跹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黄泥之坂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①顾安所得酒乎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①余亦悄然而悲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D.①将归于临皋②霜叶红于二月花
1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