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古 代 诗 歌 赏 析
(一)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五——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2、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这首诗用语平淡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
B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如“种豆南山下”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C从诗中表达的情感,诗人觉得劳动很艰苦。
D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映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二)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1、对本诗内容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朋友邀我作客。“具鸡黍”“至田家”,朴朴实实的叙述,表现了朋友间的真挚感情。B三、四句写山村风光。写景由近及远,营造出清幽淡静的氛围。
C五、六句把酒话农事。田园风味浓郁,令人陶醉。
D七、八句写朋友告诉诗人重阳节再来饮酒赏菊。
2、本诗写语洒落省净,自然天成,如记事,娓娓道来,似清泉自然流淌,恬静中蕴含醇美,且淡抹中显示美丽,这是本诗的特点。下面是有关诗论家对孟诗的评价,未准确地揭示本诗特点的一项是(   )
A“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B“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