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15830字。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要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与所选题目对
  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逆商:幸福者的必备冀巧玲
  智商IQ和情商EQ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又流行一个新概念AQ,它是Adversicy Quo-tient的缩写,指人们面对逆境的反应能力,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通常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IQ、EQ和AQ并称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等于20%的IQ加80%的EQ和AQ,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说法毫不夸张。
  逆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情商的一部分,但由于它在人生事业成功中的特殊地位,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了“逆商”这一概念。他认为逆商包括四部分: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控制感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主观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控制感强的人会尽力改变环境,控制感弱的人则只会逆来顺受,信天由命。起因和责任归属指造成我们陷入困境的原因。高逆商者往往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并愿意承担一切责任,积极采取有效行动,痛定思痛,在跌倒处尽快爬起来。影响范围指困境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面有多大。高逆商者通常能够将某方面逆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他们不会因为工作中的逆境而影响家庭生活。持续时间指我们主观上认为逆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持续的时间。逆商高者往往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逆商低者则会认为逆境将长时间持续,他们甚至会因此丧失努力改变的希望。
  例如,被领导批评恐怕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挫折。但是,同样的打击,逆商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逆商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逆商高的人会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逆商低的人则会怨天尤人,哀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智商、情商和逆商这3Q在整个人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情况下,三者的重要性不同。有人认为,20岁前,智商显得最重要,情商和逆商作用一般;20—30岁,智商作用一般,情商很重要;30—40岁,智商作用一般,情商最重要,逆商很重要;40岁以上,智商作用一般,情商很重要,逆商最重要。可见,除了在校学习期间,在我们大部分人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和逆商。情商让我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智商和情商共同帮助我们一步步迈向自己的目标;逆商让我们在摔倒时用最快的速度爬起来继续前进。这三者,少了谁恐怕都很难幸福。
  有言道: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当你完全懂得了“成功永远没有尽头”这句话的含义时,幸福的生活也就向你绽开了她迷人的笑容。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2年第8期)
  1.下列对逆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逆商即AQ(Adversicy Quo-tient),指人们面对逆境的反应方式,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通常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
  B.逆商是人们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逆商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情商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获取成功既要有IQ,又要有EQ和AQ。
  C.逆商的概念是由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他将逆商分为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四部分。
  D.逆商主要表现在对被领导批评的反应上,逆商高的人被批评时产生的挫折感低,逆商低的人被批评时产生的挫折感强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控制感强弱不同的人在对周围环境的主观控制能力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会尽力改变环境,而有的只会逆来顺受,听天由命。
  B.逆商低的人往往不能很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他们在承担责任以及采取有效行动上往往不积极。
  C.影响范围指困境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面的大小,高逆商者通常能够消除某方面逆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他们不会因为工作中的逆境而影响家庭生活。
  D.对待困境,逆商低的人会认为逆境将长时间持续,由此甚至会丧失努力改变的希望,而逆商高的人往往相信困难很快就会过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保罗•斯托茨认为逆商包括四部分,在这几个方面,逆商高的人面对逆境都会从积极方面思考和行动。
  B.从逆商的规律来看,挫折感低的人需要提高挫折感才能应对逆境,挫折感强的人则要降低挫折感,以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
  C.智商、情商和逆商这3Q在整个人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我们大部分人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和逆商。
  D.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只有提高逆商,才会提高我们面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这样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就没有尽头。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树德字与成,尚书树声弟也。嘉靖末进士。除严州推官。行取当授给事、御史,会树声拜侍郎,乃授刑部主事。
  隆庆四年,改礼科给事中。穆宗御朝讲,不发一语。树德言:“上下交为泰,今暌①隔若此,何以劘②君德,训万几?”不报。屡迁都给事中。六年四月,诏辍东宫讲读,树德言:“自四月迄八月,为时甚遥,请非盛暑,仍御讲筵。”不听。穆宗颇倦勤,树德言:“日月交蚀,旱魃为灾,当及时修省。”及帝不豫,又请谨药饵,善保护,仲夏亢阳月,宜益慎起居。帝不悦,疏皆留中。内臣请祈福戒坛,已得旨,树德言:“戒坛度僧,男女扰杂,导淫伤化。陛下欲保圣躬,宜法大禹之恶旨酒,成汤之不迩声色,何必奉佛?”
  未几,穆宗崩,神宗嗣位,中官冯保挤司礼孟冲而代之。树德言:“先帝甫崩,忽传冯保掌司礼监。果先帝意,何不传示数日前,乃在弥留后?果陛下意,则哀痛方深,万几未御,何暇念中官?”疏入,保大恨。比议祧庙,树德请毋祧宣宗,仍祀睿宗世室,格不行。已,极陈民运白粮之患,请领之漕臣,从之。
  树德居言职三年,疏数十上,率侃直。会树声掌礼部,乃量迁尚宝卿。历太常少卿,南京太仆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树德素清严,约束僚吏,屏绝声伎。山东民壮改民兵,戍蓟门,隆庆末令岁输银二万四千,罢其戍役。寻命增输三万,树德请如河南例罢之。帝不从,而为免增输之数。德府白云湖故民田,为王所夺,后已还民,王复结中官谋复之。树德争不得,乞休归。久之卒。
  (《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五•陆树德》)
  【注释】①暌(kuí):分离,隔开。②劘(mó):磨砺,培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穆宗御朝讲御:亲临  
  B.先帝甫崩甫:刚刚 
  C.比议祧庙比:比较 
  D. 隆庆末令岁输银二万四千输:缴纳
  5. 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表明陆树德“率侃直”的一组是(3分)
  ①何以劘君德,训万几②请非盛暑,仍御讲筵③当及时修省 
  ④约束僚吏,屏绝声伎⑤为王所夺,后已还民⑥争不得,乞休归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⑤D. ③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树德考中进士被授予官职后,担任过很多部门的职务,但由于他哥哥职位在上,为避嫌,有时该晋升时却没能晋升。
  B.穆宗皇帝不太勤理朝政,陆树德多次劝谏,但皇帝都不太接受,有时还把奏疏丢在一边不拿出来商议,但民运白粮一事的上疏被穆宗采纳了。
  C. 陆树德重民爱民,曾对皇上用增加山东民兵经济负担的方式免除其劳役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又为百姓力争被藩王侵占的德府白云湖。
  D. 本文叙事简洁,又重言语描写,使得一个耿直无私、清正严明的言官形象跃然纸上。我们从中还可看到朝纲不振、豪强兼并的混乱现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帝不豫,又请谨药饵,善保护,仲夏亢阳月,宜益慎起居。(5分)
  译文:
  (2)陛下欲保圣躬,宜法大禹之恶旨酒,成汤之不迩声色,何必奉佛?(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释】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8.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上阕中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6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