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小题,约7630字。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检测(20分,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含有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举酒属客 卒起不意
B.悟言一室之内 冯虚御风 无能为也已
C.齐彭殇为妄作 山川相缪 相与枕藉
D.未尝不临文嗟悼 其下平旷 毋内诸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D.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继者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有泉侧出 一觞一咏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不随以止也 茂林修竹 而记游者甚众
C.有穴窈然 卒葬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一死生为虚诞 向之所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舞幽壑之潜蛟使使以闻大王
B.卒廷见相如吾得兄事之东望武昌
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顺流而东也常以身翼蔽沛公
D.齐彭殇为妄作太子迟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既其出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其如土石何 方其破荆州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C.其虞、虢之谓也其孰能讥之乎 问其深
D.其文漫灭 距其院东五里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于是余有叹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以:引以为流觞曲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三个“焉”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三个“以”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
B.三个“焉”字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三个“以”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
C.三个“焉”字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三个“以”字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
D.三个“焉”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三个“以”字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正襟危坐
A.危言危行B.危如累卵C.危言耸听D.褒衣危冠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因人成事
A.因噎废食B.因河为池C.因利乘便D.因材施教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了谦称的一项是()
A.乃请荆卿B.仆所以留者C.则虽欲长侍足下D.吾不能早用子
10.下列句子按照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③欲呼张良与俱去
④何为其然也⑤毋从俱死也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⑦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⑧沛公安在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⑩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⑩B.①⑨/②/③⑤/④⑧/⑥⑦⑩
C.①⑨/②⑧/③⑤/④/⑥⑦⑩D.①③⑤/②④/⑥⑦⑨/⑧⑩
二、早自习阅读检测(20分,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樵夫毁山神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①之。樵甫②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注】①觇:悄悄地看。②甫:刚。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伺于神祠外伺:等候B.逆谓曰:子邓姓乎逆:迎上去
C.客逆劳之劳:慰劳D.今竟如何竟:竟然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余姚有客山行B.樵手搏数合
C.不怕死,不家钱,不立党D.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1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C.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D.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晨,客伺于神祠外B.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
C.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D.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及鄙人
15.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樵逐而杀之
A.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B.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
C.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D.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4分)
(2)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3分)
(3)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3分)
三、《古文观止》阅读检测(20分,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2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选自《左传》)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钥匙B.公使谓之曰使:使臣
C.蹇叔之子与师与:参与D.必死是间是:这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其皆出于此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