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3570字。

  期末复习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词阅读
  (一)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 诗中最能触发诗人情感的两个意象是:、。
  2.  这首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慨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认为形容得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4.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诗,语言质朴,又包含着无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三)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注。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5.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6. 诗的三、四两句与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是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一)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敲,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敲。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释】①敲(qí):倾斜。②宥(yòu)座:“宥”同“右”,座位右边。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知之为知之(    )    (2)是知也(    )   
  (3) 思而不学则殆(    )    (4)痛则覆(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孔子问于守庙者……
  9.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0. 甲乙两段文字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第一段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与应该相结合。甲文第二段和乙文谈的是学习
  方面的问题;
  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乙文内容说说理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