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古代诗词
江西省永丰县第二中学 陈才根 刘松根 整理
一、 巧用修辞
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
1、比喻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当时月亮的形状并描绘出了它的清秀。“镜”,比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净,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再如: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此诗将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上静态的景物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儿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活动。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戌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虽然意境开朗壮阔,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势,但这只是表象。内里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3、借代
借代是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