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00字。

  《李凭箜篌引》教学案例
  关键词:浪漫主义 侧面烘托 通感 乐曲的高妙
  案例摘要:这是一堂诗歌公开课,这节课师生互动研读中唐有着“诗鬼”之称的李贺的诗歌《李凭箜篌引》,重点讨论本诗作者是如何表现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的高超和乐曲的特点,从而了解李贺诗歌的特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已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
  【教学设计】
  1.以诵读带动感知、体验、鉴赏。
  2.坚持个人的充分阅读与以个人阅读、感知、领悟、探究为基础的合作式阅读相结合,实现个性化学习水平和质量的螺旋式提升。
  3.力争在古诗词学习中达成“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渐进式的全面实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不仅诗歌空前繁荣,音乐也毫不逊色。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三首诗歌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一)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李凭箜篌引学习》,理解此词的思想内容,了解李贺作品的风格。  
  2.学习这首诗中侧面烘托和通感的表现手法。
  3.了解这首诗浪漫主义特色。。
  4.通过诵读作品,感知内容,感知特色,感知情愫,并积累经典。
  (二)明确操作步骤
  继续运用我们创建的“三层级古诗学习法”:第一层“翻查词典,自读作品,圈点批注,寻疑勇探”,第二层“信息超链,沟通讨论,广探深究,互动提升”,第三层“美读积累,活用迁移,完善情智,升华生命”。
  三、诵读作品
  教师:按照我们创建的“三层级古诗学习法”的程序,第一环节是“翻查词典,自读作品,圈点批注,寻疑勇探”。课前预习时,同学们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站起来朗读一遍作品,好让我们进一步感受一下作品。
  1.指名一个学生汪敏同学)朗读。
  2.指名另一个学生(毛东同学)对前面同学的朗读进行诵读方面的点评,并试着诵读作品。
  3.教师简单点评指导后,教师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作品,然后全体师生再朗声诵读一遍,不要求很整齐,但要放开读、放声读、纵情读、注意节奏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