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2130字。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12月月考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沈冠军教授等根据可靠的石制品测年结果,认定云南省宜良县张口洞遗址在距今4万—10万年间存在人类活动,此前的中国原住民并未消亡,现代人类“非洲起源说”的这一重要依据相应不能成立。作者同时认为骨化石的常规14C年龄存在较大误差,不宜在学术研究中引为佐证。这一成果发表于最近出版的《科学通报》上。
众所周知,具有现代解剖特征的智人,即现代人起源的时间和地点,是人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多地区连续演化”和“ 非洲起源”这两种主要的学说,已激烈争论了近20年。相关遗物年代的准确测定,对澄清这一争议十分重要。沈冠军认为,过去20多年里测年新技术的应用表明,西亚和非洲10万年前就有现代人类。而我国相关人类遗址的主要测年年段,是以骨化石为样品的铀系和常规14C法,分辨率都很有限,重要晚期智人化石都被定在3万年内,同时缺少有确实年代依据的距今4万—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所以尽管我国人类学家多倾向于“多地区连续演化说”,但上述测年数据却更有利于“ 非洲起源说”。
近年来,沈冠军等基于洞穴次生碳酸盐岩铀系定年,研究了广西通天岩.白莲洞等晚期智人洞穴地点,发现这些原认为2万—3万年前的遗址,实际年代应在10万年左右,或者比这更早。也就是说,我国出现现代人类的时间,很可能不晚于西亚和南非,因此当前在学术争议中占上风的“非洲起源说”可能并不成立。
为寻找进一步的证据,沈冠军和云南省宜良县文物管理所李建坤.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等一起,将目光锁定到位于云南宜良九乡风景区内的张口洞遗址。
据介绍,张口洞遗址于1989年被发现,随后共发掘出现代人牙化石40余枚.石制品1800多件。上部地层炭块和下部地层骨化石的常规14C法测年结果,分别是距今1万年和1.5万年左右。沈冠军等认为,张口洞文化堆积中夹生的钙板多达10层,纯净致密.结晶良好的洞穴次生碳酸盐岩可作为铀系年代测定的理想材料,堆积物代表的时间跨度显然远大于原认为的5千年左右。为此他们多次进行实地采样,对其人类演化意义进行了“再研究”。
测年结果显示,张口洞的钙板层中表层和第二钙板层小于1 万年;第四.五钙板层分别为约5.5万和11万年,其间出土的石制工具是我国这一时段人类活动的确证。因此作为现代人类“非洲起源说”论据的“ 中国4万—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缺环”,很可能只是测年技术系统误差造成的假象。 4万—10万年是现代人类起源.扩散和演化的关键时期,至少我国南方在这一时段存在人类活动,这说明人类演化的时间序列很可能并未间断。
研究结果表明,张口洞第六钙板层形成年代为30万年前,其下堆积远大于骨化石常规14C测年给出的约1.5万年。因此长久以来在国际学术界颇受质疑的骨化石样常规14C年龄,其数据“果真不可相信”。沈冠军认为,上世纪80年代前以这一时标测定年代的地点,都应用新技术重新研究;即使暂无可能,也不宜在学术研究中将其引为重要佐证。
1、文中说:“上述测年数据却更有利于‘非洲起源说’。”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上述测年数据”的一项是( )
A.云南省宜良县张口洞遗址在距今4万—10万年间存在人类活动
B.西亚和非洲10万年前就有现代人类
C.我国重要晚期智人化石都被定在3万年内
D.我国缺少有确定年代的距今4万—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
2、沈冠军教授等人对人类起源研究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出现现代人类的时间,比西亚.南非都早
B.我国4万—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缺环可能是测年技术系统误差造成的假象
C.我国南方在4万—10万年间存在人类活动,这里人类演化的时间序列很可能未间断
D.研究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人类学家倾向的“多地区连续演化说”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关于现代人的起源,世界上存在“ 多地区连续演化”和“ 非洲起源”两个主要观点,已激烈争论了近20年
B.开始是“非洲起源”论占了上风,后来由于中国考古的发现,“ 多地区连续演化”论占了上风
C.骨化石常规14C测年法存在较大误差,因而这种测年方法得出的数据长久以来在国际学术界颇受质疑
D.沈冠军等人的研究是采用新的方法,即洞穴次生碳酸盐岩铀系定年法,这种方法比14C法分辨率更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沆少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命直史馆。雍熙三年,太宗谓宰相曰:“李沆、宋湜,皆嘉士也。”即命中书召试,并除右补阙、知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