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470字。

  《优美的汉字》导学案(教师用案)
  学习目标 :1.梳理掌握有关汉字的知识和文化,深刻理解汉字的美。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从现象梳理中发现规律,从规律探究中总结方法。3.了解汉字历史与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珍视汉字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教材助读
  一、汉字的起源
  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商代的 一种刻在龟兽骨上的“甲骨文” (单字4500个,其中认识的约占1/3)。考古人员在距今45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文物上发现了依照实物描绘出来的“象形字”,比甲骨文早一千多年。
  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人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 刻画符号 ,可以看做是更加原始的中国文字。
  二、汉字的形体
  据郭沫若同志考证,汉字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发展历史。汉字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体不断的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篆书(大篆和小篆的统称)、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样一个过程。请根据课本内容填写下表。
  形 体 使用器物 使用朝代 形体特点
  甲骨文 商代后期 刻在龟甲、兽骨上 象形程度高、字形方向不固定
  金  文 铸在青铜器上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 线条化、平直化趋势
  大  篆 刻在石鼓  西周晚期 
  小  篆 写在竹简等器物上 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 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象形
  程度进一步降低
  隶  书 
  产生于战国晚期,汉代通用 形体扁方,较长横画呈微波起伏,右下斜笔带捺脚
  草  书 
  形成于汉代 使用连笔,书写快捷,难以辨认
  行  书
  出现在东汉晚期 比草书容易辨认,介于草楷之间
  楷  书 
  形成于汉魏之际,南北朝至今 形体方正严整,有撇、捺、硬钩,笔画平易圆转
  三、汉字的构成:
  1.汉字总的来说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其中象形字 、指示字 属于独体字;会意字  、形声字 属于合体字。
  2.熟悉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说来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以下四种:
  (1) 用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象形字,如:日、月、山、水、云、人、手、牛、爪、衣、泉等。
  (2)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指事字,如:上、下、寸、刃、本、末、甘、亦等。
  (3)把意义上可能发生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的一种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会意字,如:北、从、步、涉、采、牧、莫、休、明、林、炎、炙、磊等。
  (4)用形和声两部分拼合在一起来造字的一种方法。形,即形旁、形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声,即声旁、声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形声字,如:恭、慕、灸、忽、超、钢、雾、梨、湖、忠、泳、鹅、珠、描等。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据统计,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90%以上。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排列的位置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例子,请你也写几个形声字:
  ①左形右声——江、村、情、姑、按、编、订                                           
  ②右形左声——飘、攻、战、顶、致、邻、颔                                            
  ③上形下声——箕、宇、窝、雾、霖、竿、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