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390字,部分答案扫描。
高考模拟文言文”墓志铭“汇编
江苏徐州铜山茅村中学 刘成俭
一 、 (2013届江苏宿迁上学期11月摸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陆周明墓志铭
黄宗羲
周明姓陆氏,鄞县人也。少与钱司马读书,慷慨有大志。
癸卯岁,周明为降卒所诬,捕入省狱。狱具,周明无所累,脱械出门。未至寓而卒。周明以好事尽其家产,室中所有,唯草荐败絮及故书数百卷。讣闻,家中整顿其室,得布囊于乱书之下,发之,则人头也。其弟春明识其面目,捧之而泣曰:“此故少司马笃庵王公①头也!”
初,司马兵败,枭头于甬之城阙。周明思收葬之,每徘徊其下。一日,见暗中有叩首而去者,迹之,走入破屋。周明曰:“子何人?子必有异,无为吾隐。”其人曰:“余毛明山,曾以卒伍事司马,今不胜故主之感耳!”周明相与流涕,而诣江子云,计所以收其头者。江子云者,故与周明读书,钱公之将也。会中秋竞渡,游人杂沓。子云红笠握刀,从十余人,登城遨戏。至枭头所,问守卒曰:“孰戴此头也者?”卒以司马对。子云佯怒曰:“嘻!吾怨家也,亦有是日乎!”拔刀击之,绳断堕地。周明、明山已豫立城下。方是时,龙舟噪甚,人无回面易视,周明以身蔽,明山拾头,杂俦人而去。周明得头,祀之书室,盖十二年矣,而家人无知者。至是而春明始瘗之。
昔李固之死,汝南郭亮提章钺②,诣阙上书,乞收其尸。栾布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彼皆门生故吏,故冒死而不顾。周明之于司马,非有是也。一念怜其忠义,遂不惜扞当世之文罔,尤贤尤难。
初,周明读书时,有弟子讼其师,师不得直。周明诣文庙,伐鼓恸哭,卒直其师而后止。昔震川叙唐钦尧争同舍生之狱,以为生两汉时,即此可以显名当世。在周明视之,寻常琐节耳,独恨不得司马迁以拾之。
江湖多传周明姓名,人以侠称,以为异人。嗟呼!周明亦何以异于人哉?周明一布衣诸生,又何所关天下事?而慷慨经营,是乃所以为异也。
(选自《黄宗羲文集》,有改动)
【注】①王笃庵:曾任明兵部侍郎,抗清被俘遇害。②章钺:古代一种刑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讣闻,家中整顿其室 讣:死讯
B. 迹之,走入破屋 迹:踪迹
C. 至是而春明始瘗之 瘗:埋葬
D. 祠而哭之 祠:祭奠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陆周明有侠义精神的一组是(3分)
①周明以好事尽其家产 ②周明思收葬之
③周明以身蔽 ④周明得头,祀之书室
⑤不惜扞当世之文罔 ⑥即此可以显名当世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陆周明虽然只是一介儒生,却一生行侠仗义,富有侠义精神,以至于家中所有只是草席、破被和几百卷旧书。
B. 陆周明去世后,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王笃庵的人头,从而引出了陆周明等人盗藏王司马头颅的故事。
C. 陆周明、毛明山、江子云和钱司马等人利用中秋竞渡游人纷杂的时机,巧妙设计,相互配合,盗走了王司马的头颅。
D. 当初,陆周明读书的时候,有学生诬告他的老师,陆周明到孔庙,击鼓痛哭,最终为老师伸冤后才罢休。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狱具,周明无所累,脱械出门。(3分)
(2) 在周明视之,寻常琐节耳,独恨不得司马迁以拾之。(4分)
(3) 而慷慨经营,是乃所以为异也。(3分)
二 、 (2013届江苏苏州五中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0.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