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79张。有教学设计,约2850个字。

  《三峡》教案
  庐丰民族中学曾传康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背诵并默写全文。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感受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2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1、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
  2、《水经》及《水经注》
  《水经》是我国古代比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郦道元为《水经》补订作注,名曰《水经注》,共40巻,它不但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水经注》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二、朗读课文、把握节奏、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 )月襄(xiāng)陵沿溯(sù)    素湍(tuān)  
  飞漱(shù)   长啸(xiào)  属(zhǔ)引哀转(zhuǎn)   乘(chéng)奔御(yù)风
  2、指导学生朗读、划分句子停顿。
  第一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二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三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第四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略无阙处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绝巘飞漱其间良多趣味林寒涧肃属引凄异
  4、解释四字词语。
  略无阙处回清倒影清荣峻茂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属引凄异
  哀转久绝重岩叠嶂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乘奔御风素湍绿潭
  5、课文翻译。(略)
  二、课文分析。
  1、阅读第一段,思考:
  ①三峡多少里?两岸怎样?何时能见日月?(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七百里”表现三峡什么特点?(表现峡之长。)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表现什么特点?(表现山之连绵。)
  ④第一段中表现山之高、峡之窄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一层:写三峡两岸的山。
  七百里———山长略无阙处——山多
  重、叠、隐藏——山陡、高峻自非——侧面写山高峻,暗示江面狭窄
  →→→→铺垫→→夏水的迅猛
  2、阅读第二段,思考:
  ①“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几句表现三峡水什么特点?(“夏水襄陵”一句说明水位高、水势大;其余几句说明水情险、水流急。)
  ②和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八个字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③只有“王命急宣”,才“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吗?别的船是否也这样快?(只有“王命”,而且是“急宣”,才会有航船。其余情况下“沿溯阻绝”,根本没有船航行。)
  ④采用衬托手法表现水流急速的一句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