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90个字。
16.《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学习重点】
赏析文中生动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学习难点】
品味文中细腻、优美的语言。
【自主预习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蹲( )踞( ) 酬( )和( ) 熹( )微
龙吟凤哕( ) 迤( )西柞( )木箍( ) 桶
忌讳( ) 譬( )喻
2、解释词语:
蹲踞:
酬和:
譬喻:
熹微: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生面别开:
3、简介作者沈从文: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知歌会: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用四字短语回答)
2、文中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这三个场合在描写手法上有何不同?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刻画方法
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
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