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90个字。
4.《小石潭记》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
2.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自主预习案】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本文的文体“记”。
①《小石潭记》的作者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②写作背景
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③《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2、自由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簧竹()清冽()为坻()为嵁()
俶尔()翕忽()怡然()幽邃()
3、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
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
其岸势犬牙差互潭中鱼可百许头
4、翻译下列句子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覆。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本文是按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小潭源流——()——交代同游者
6、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案】
一、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检查预习效果。
二、 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 走近小石潭。
1、轻松听一听。
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
2、大胆读一读。
下面,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3、勇敢试一试。
哪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全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