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70个字。

  26、《三峡》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学习重点】
  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
  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自主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素湍(   )  绝巘(   )  长啸(   )   属引(   )    哀转(   )
  2、解释加点字。
  (1)晴初霜旦()(2)夏水襄陵()
  (3)素湍绿潭()(4)飞漱其间()
  (5)乘奔御风()(6)不见曦月()
  (7)林寒涧肃()(8)空谷传响()
  (9)属引凄异()(10)春冬之时()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
  4、本文作者,(朝代)人,选自,它是有文学
  价值的巨著。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5、阅读课文,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板书:峡)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可以称得上“峡”?(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谈出不同见解,最后明确“峡”的基本特征应为两山夹水。)我们古老的母亲河长江就有一条神奇秀丽的峡谷。几千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北魏郦道元就是其中的一位。这节课我们就随着郦道元一起去游三峡。(板书:三峡郦道元)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融入情境读三峡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展示三峡画面。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语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