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广西南宁沛鸿民族中学(530031)  韦燕智

关键字:新语文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发现、合作、创新、WebQuest研究模式、探究式学习、接收性学习

提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和新编语文教材都呼唤探究式学习,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语文课堂,以“通读——立题——探究——研讨——总结”为基本流程,通过发现性学习、合作探究、对抗式探究、课题拓展和WebQuest网站辅助研究等模式,在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中引入“探究式学习”方式,实现语文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方式的革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韦燕智

我国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无论从新课程计划、新课程标准,还是新教材,都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课程结构将探究式学习引入“综合实践活动”中,并列为必修课,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并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革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增加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课题学习、专题研究等探究式学习方式,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改变学生完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将研究性学习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引入语文课堂,变“以本为本”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个性化人格的形成,是当前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
新语文教材实验修订本的编写,为语文课程改革铺平了道路。语文新教材以专题形式组织课文,辅以《语文读本》和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淡化课本的权威性,重视课文的“例题”效果,突出其“抛砖引玉”的作用。在练习的设置上以问题讨论为主,强调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提出具有探究式意义的课题。如《说“木叶”》研究古典诗词中“梅”这一意象表达的不同感情(练习第二题),《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研究《〈咏柳〉赏析》中的观点与课文观点的相同点(练习第三题),《阿Q正传》研究阿Q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并讨论“现实生活中是否需要阿Q精神”等问题(练习二、四、五题)。因此新教材不再是教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的单一的课堂传授,而是要求学生从中外文学史的长河中自主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文学,捕获、筛选、加工、吸收并再生信息,从而感悟语文知识,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并且用于文学欣赏、口语交际和写作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形成个性化的语文能力,“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语文探究式学习自然就成为学生学习新教材最有效、倍受青睐的课堂学习模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