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论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评改原则
江西省万安中学  刘舟
【内容提要】笔者通过“学生互相评改作文”的教改实验,总结出要使学生善于评改、乐于评改必须遵循四项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针对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人文性原则。本文着重论述的是这四项原则该如何具体落实。
【关键词】循序渐进  针对性  趣味性  人文性  相应做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 我当过语文教师 , 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魏书生也一语道尽语文教师评改作文的酸苦:像愚公移山却没有上帝神仙感动。作文是学生“精神产品的独创”,老师一个人对其“精批细改”确实是一种吃力难讨好的做法。有不少老师早已在尝试如何训练学生互相评改,提高学生的修改评析的能力。笔者也进行了“学生互相评改作文”的教改实验。通过年来的实践,我总结出引导学生评改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针对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下面我们着重探讨的是这些原则该如何具体落实。

一、循序渐进原则及相应做法。
作文评改是个较庞大的工程,对于没有评改习惯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学记》中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这里强调的是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
据此,我们的作文评改训练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侧重一个重点,而且每一阶段分定向评改与不定向评改两个步骤进行。
对于三年学制的初中或高中来说,训练学生评改一般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分四个阶段进行较恰当。每一阶段侧重什么,需教师根据学情合理安排。比如农村初中,学生语言表达基础还很薄弱,第一阶段就应训练学生评改“语言”为主,文字、标点、格式、遣词造句等问题的评改应在这一阶段逐步解决。若是省重点高中,特别是在一些重点班,学生语言表达基础较好,第一阶段训练就可从评改“内容”为主开始。立意、材料、情感等问题的评改则应在这一阶段逐步训练。而且,每一阶段进行的训练不是截然分开的,第一阶段着重训练的项目在第二阶段照旧进行,以此类推。
每一阶段的同一训练项目均可分两步进行——“定向评改”与“不定向评改”。所谓“定向评改”,即教师把需要评改的地方圈定。要完成好这一步首先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在评改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同学对于同一篇习作同一个地方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评改意见。通过小组讨论、小组长代表发言、组与组之间辩论、教师参与评判并提供评改参考等等方式,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评改倾向,引导学生形成一些正确的评析观念,而这些评改能力的培养正为第二步“不定向评改”提供条件。
所谓“不定向评改”,即评改目标由学生自己发现、确定。可参照以下具体步骤进行:①教师了解写作情况并作好必要记录。②学生人手一份习作,各个不同,且都是其他小组同学的;每个学生根据作文要求及评改训练重点独立评改一篇习作并按评分量化表评分;有疑问向老师或小组长提出。③独立评改完成后小组成员间传阅再评改,或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讨论,教师巡视答疑。④小组长初步审查评改情况。⑤学生评改展示并解说。⑥各小组对展示小组的评改进行发言。⑦教师评点、小结。
每阶段定向评改次数为2`—3次,不定向评改为5—6次。
由以上的评改步骤安排可以看出,循序渐进的原则贯穿训练的始终,这既尊重学生现有的实际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评改能力的逐步提高。整个步骤既能形成一定的评改教学体系,又能不拘泥于体系,灵活地安排处理。

二、针对性原则及相应做法
其实循序渐进原则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针对性原则,学情不同,每阶段安排的评改项目不同,这是针对性原则的宏观体现。这里要谈的是针对性原则在实施细节上的体现。
首先,要针对一个班的不同学生拟定有效的评改组织形式。
宋代教育家朱熹明确指出:“以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不容置疑,作为个体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评改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我们的实验初期,从学生对评改课的反映及课堂表现来看,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评改热情较高,反之则较低。有不少学生对同学的评改抱怀疑态度,最信任的仍是老师的评改。这也正是老师们对学生互改作文的担心所在——惟恐出现“盲人领盲人”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分组合作的办法,一般由四人组成一个评改小组,在编排上保证每小组由一个写作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职责是协助老师解答组员的问题,组织讨论,对评改进行初步审阅,代表小组发言等等。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建立并逐步培养了一支小组长队伍,让他们成为同学们可信赖的小老师。这样一方面能给尖子学生多施加一份压力,使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想更快地提高自己;另一方面也让每一位评改小组的成员对同学的评改增加了可信度。而且小组长采取轮换制,本组写作及评改进步最快的可接替小组长。为提高学生争当小组长的积极性,激发全体学生写作与评改的热情,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