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40字。

  《兰亭集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部分词类活用,以及文言句式。
  2、进一步归纳概括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的特点
  3、初步感知文章情感,理清行文脉络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部分词类活用,以及文言句式。
  2.初步感知文章情感,理清行文脉络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①.专注于勤奋
  一代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誉。
  雪白的羽毛,振天一飞的雄姿成了他的最爱,他有鹅的坚傲风骨,有鹅的专注之情。他的字清秀挺拔,又矫若惊龙。他的专注成就了一代书法大家,他的勤奋更为后世广为传颂。
  ②.方寸人生
  挥洒如椽大笔,他书写入木三分的霸气;泼墨如浪的豪情,成就墨染一方的壮举。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笔底波澜,书中骨筋。他以江河为墨,以高山为笔,以苍穹为纸,以大地为砚,仿佛吸纳恒星之阳刚与星月的柔芒,他在刚柔并济中舒展侠骨柔肠;仿佛窃取惊雷之声响与闪电的光亮,他在群星璀璨中初现锋芒。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间,放浪形骸之外。他用一支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奇定格方寸之上,醉卧兰亭,醒叹世事;他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
  2、文章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家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临写了几本。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3.时代背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时政,则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他们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文学创作的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玄学思潮的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
  4、文化知识:
  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等一起谈论志向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