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8520字。

  三明一中、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13年1月26日上午8:30-11:00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全卷五大题20小题;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卷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卷卷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5.考试结束,交答题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
  (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逍遥游》的相关选段,完成2—4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奋发
  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环旋着往上飞
  C.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往
  D.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等待
  3.下列语句中,并非表现一方在笑另一方的句子是()(3分)
  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之二虫又何知!
  D.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鹏徙南冥”的寓言,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了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和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形象。
  B. 蜩与学鸠嘲笑鲲鹏是因为它们不理解鲲鹏的远大志向。对蜩与学鸠,作者显然都持否定态度。
  C. 庄子对宋荣子、列子等也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他们都没有真正做到“逍遥游”。
  D. 庄子认为真正能做到“逍遥游”的,只有至人、神人和圣人,他们才能像鲲鹏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
  5.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