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13480字。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转型期:重建责任共识的契机
  曾  军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我国所谓“责任出了问题”是指出现了群体性的责任观念危机,是文化转型时期的责任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实施责任行为时所受的影响因素更复杂,从而干扰了人们的责任判断。
  这种复杂性正体现了文化“转型形态”的某些特征。“转型形态”是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动因发生了改变,导致整个文化结构体系出现某种松动迹象,并引发各种动因之间关系的重新调整:或者想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者想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正是处在这种“转型形态”中,各种文化价值观念都在发生激烈碰撞,既有时间维度上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有空间维度上民族化、地方性与全球化的碰撞,还有主体维度的自我与他者的认同危机等等。责任观念也是一样,从“该不该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到“遵纪守法”、“国际惯例、WTO规则”等等,都面临着重新调整与适应的过程。
  但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于:一种既定恒定关系改变了,一定会有重新调整的过程,而这正是我们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进行责任观念重建的契机。
  人们发现深刻影响当代文化变迁的因素就是网络。我们看到了各种非理性的、不负责任的情绪宣泄;看到类似金庸先生多次“被死亡”的虚假信息;此外还有诸如侵犯个人隐私的“人肉搜索”、让人防不胜防的诈骗网站、以及各种制造点击量的“网络水军”……大量未经过滤的信息四处弥漫,形成一种缺乏核心价值、主导意识和支配性力量的公共空间。正因为如此,网络媒体对文化价值的统一性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它使普通大众的声音很轻易地浮出水面;另一方面,它强化了文化价值的差异、责任观念的冲突,从而加速了文化失范、责任缺失现象的形成。
  网络的这些特点确实带来了责任担当的困难,但是我们也不能谈网络而色变,它也有着有利于责任担当的一面:比如,舆论监督,许多恶俗、不雅、丑恶的事件正是因为网络在第一时间曝光才给人警示、得到处理;又如爱心传递,正是因为网络才使得汶川地震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得到传播,才使得救援、寻亲、捐赠等爱心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还有交往对话,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交流、沟通,而这正是我们在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交织的状态中探讨“责任如何担当”问题的解决之道。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我们也无法照搬西方,我们也不甘心价值虚无、责任缺位。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尊重个体的价值、自由和选择,通过沟通、对话甚至争辩来形成责任共识。当代文化在各个文化主体的积极参与、交往对话中,通过网民的责任自觉、媒体的自律监督、学者的理性声音、政府的积极引导,最终形成责任共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化转型时期实现责任重建。
  (2011年12月 《文汇报》)
  1.下列关于“责任出了问题”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是指文化转型时期出现了群体性的责任观念危机,这是人们从法学角度得出的结论。
  B.文化转型时期的责任观念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为复杂的影响因素干扰了人们在实施责任行为时的责任判断。
  C.从个人行为到社会行为、再到国际行为来看,全世界的责任观念都出现了问题,也都面临着重新调整与适应的过程。
  D.非理性的情绪宣泄、虚假信息、“人肉搜索”、诈骗网站等信息四处弥漫,正是人们不负责任的表现。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动因发生了改变,使得整个文化结构体系出现某种松动,继而在文化发展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①。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②,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③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遣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④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