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10字。
说明:《必修一》课本与读本相关篇目的内容梳理请见期中考试之前印发的《苏教版必修一基础知识梳理》
苏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梳理
六国论
1.给加点字注音
胜负之数(shù) 洎牧以谗株(jì) 当与秦相较(tǎng)
暴霜露(pù) 日削月割(xuē) 咽喉(yān)
2.找出并解释文中的通假字。
⑴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⑵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
3.解释下列加点词:
弊在赂秦:弊端;贿赂; 率赂秦耶:全,都;
非兵不利:兵器,武器 破灭之道也:原因;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比较;获得,得到 固不在战矣:本来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越;更加; 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定;
非兵不利,战不善:兵器,武器;战法,战略; 始速祸焉:招致;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 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思厥先祖父:去世的;祖辈和父辈; 至于颠覆:灭亡;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结交; 五国既丧:已经,之后;
斯用兵之效也:功效; 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洎牧以谗诛:等到;被诛杀; 诚不得已:的确,实在;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先前,之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胁迫;
苟以天下之大:假如凭借; 是又在六国下矣:下面;
4.找出并解释活用的词语。
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⑵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形容词作动词,坚持道义;
⑶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⑷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作动词,礼遇礼待;
⑸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下,名词作动词,自取下策;
5.解释古今异义的词语。
⑴思厥先祖父: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爷爷;
⑵其实百倍:其实,古义那实际上,两个单音节词;今义是一个合成双音词,表承接上述文意。
⑶可谓智力孤危:智力,古义智慧力量;今义智商;
⑷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古义旧事例;今义一种文学体裁;
6.文言句式
赂秦而力亡,破灭之道也 “也” 字判断句
斯用兵之效也 “也” 字判断句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奉之弥繁 省略句
侵之愈急 省略句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也” 字判断句
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其势弱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7.虚词“以”用法
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 秦以攻取之外:介词;凭借;
以有尺寸之地:连词,相当于“而”,才;举以予人:连词,来,表目的;
以地事秦:介词;用,拿; 至丹以荆卿为计:介词;把;
洎牧以谗诛:介词;因为;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介词;用,拿;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介词;用,拿; 苟以天下之大:凭借,介词;
8.一词多义
(1)非兵不利 武器;斯用兵之效也 战争;而秦兵又至矣 军队
⑵故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的 故不战而强弱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