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10340字。

  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
  高2013届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总分1 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大师”的释义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简言之,成为大师,有两项条件:有造诣、被尊崇。于是,大师的存在,便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存在,而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存在。他们的存在,遮蔽着他人与群体,同时也遮蔽着历史。他们是以人类代言人的身份存在的。芸芸众生死去,只有他们永生。思想的不朽与伟大愈发令人深刻地感受到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人们确立了大师的话语权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当人们试图透过对大师的解读逼近原始的历史,更发现历史已经被他们垄断。大师是山峰,也是鸿沟。当我们站立在国家图书馆望不到首尾的书柜旁,我们会感到一种阅读的恐惧,读书越多,恐惧便越深,因为我们发现所有的思想都被表达过,所有的情感都被倾诉过了。当文学家面对曹雪芹和托尔斯泰,当哲学家面对庄子和尼采,当经济学家面对马克思和萨缪尔森,他们都可能染上一种疑难杂症——失语。像孔子说的“予欲无言”.大师的存在足以令后人乱了方寸,就像婆婆怒目之下的小媳妇,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们实在不能断定大师的存在是成全了我们还是妨碍了我们。
  朋友说:“纪念碑令我望而生畏。”这确是悖论。大师活水般的思想成为经典,其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教条。对经典的阅读,永远都不可能是平等的交流。在阅读开始之前,阅读者便带有了明显的期待心理和意向性,而这种不平等又往往导致对思想的误读或者原意的遮蔽。然而,我们却大多是这样过来的,在自以为是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大师的改写.与其说是对真理的向往,不如说是对权威的崇拜——大师的名字成为符号,它使我们皈依了传统的拜物教.
  大师的叙述记录了人类的灵魂史,经典则是大师们的精神遗嘱,然而,对大师与经典的阅读效果,除了取决于原作的品质外,更取决于读者的品质。换句话说,大师思想的流动毕竟是相对的,而时代与读者的流动却是绝对的,以绝对看相对,我们感觉不出自身在变,反会觉得大师在“变”,他们在世人心目中所处的位置,除了与其本身的“含金量”有关外,更与阅读者的精神状况有关,即:所谓大师,实际上是经过了阐释的大师——这涉及到接受美学的范畴,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被某一代人奉为圭臬,顶礼膜拜的,到了另一个时代,很可能一钱不值,显得尴尬而可笑.这样讲可能极端了一些,但至少,大师的“季节性”变化却在所难免.比如高尔基、索尔仁尼琴、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今天人们的看法就绝不相同。因而我们说,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存在”。而后人超越了时代的困囿反观大师时,大师也已不再是个体化的大师,而是杂糅了复杂的历史信息的文化存在,在时间中经历着升值或贬值的自然过程。
  (节选自《重读大师》作者祝勇)
  1.下列关于“大师”的相关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师的存在,遮蔽着他人与群体,同时也遮蔽着历史。他们以人类代言人的身份存在。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他们与芸芸众生不同,因而获得了永生。
  B.大师垄断了历史。他们是山峰,也是鸿沟。但他们被解读后,人们便逼近了原始的历史。
  C.大师的话语权被人们确立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在不朽与伟大的思想面前,人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D.大师的存在,令我们无所适从,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们都染上一种疑难杂症——失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师的存在是妨碍了我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莫属之麋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斌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