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50分17秒。另有课件和简案。
《枣儿》教学简案
【说明】《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简单的剧情却隐含着对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思考。所以本课教学主要有以下设想:以读悟情,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剧本是文学的,也是戏剧的,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白、戏剧冲突,从有限的课堂思考无限的生活,有利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养成,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给予积极的影响,从而体现语文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情,把握剧中人物形象。
2.品析剧本,体会老人和男孩的孤独与期盼。
3.感悟人类的开拓生活与家园之恋这对永恒的矛盾。
教学过程
一、倾听童谣,感受亲情
二、比较异同,了解剧情
1.童谣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场景?
2.童谣和文中剧情有何不同?
三、品析文本,揣摩情感
1.“走”与“留”
品析文中三次“男孩要走,老人极力挽留”的片段,体会老人和男孩的孤独与期盼。
2.“思”与“叹”
深入剖析老人的言行,揣摩其内心的失落与伤感。
3.“今”与“昔”
追寻老人往日的温馨,引发对老人今昔生活境况的思考。
四、思索矛盾,感悟生活
1.讨论“枣儿”与“巧克力”哪个更值得追求。
2.感悟人类的发展进程带给我们的关于开拓生活与家园之恋这对永恒的矛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