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用时46分54秒。另有课件和教案。

  《那树》教学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同时,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思想的共鸣,进而提高学生的品鉴能力,思辨能力。
  教学设计上利用三个标点符号贯穿全文:用感叹号了解“那树”的经历,品味作者对“那树”的赞美、尊敬之情;用问号追问“那树”的命运,探究“那树”死亡的原因,品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用省略号提炼文章的主题,引发同学对“那树”的思考,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的矛盾。整个过程在:沉浸——体验——感悟——思辨中完成,注重教师引导,注重学生的朗读体验、情感体验以及个性化鉴赏。
  《那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语。
  2.情感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3.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
  2.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朗读标题,直接导入 。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按时间顺序说说那树的故事。
  三、亲近文本
  1.那是一棵          的树。
  2.给标题加标点(!)
  3.给标题加标点(?)
  4.给标题加标点(……)
  四、课堂小结
  楼肇明——《谈王鼎钧的散文》中的节选文字
  五、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蚂蚁在离开大树时都“依依不舍”,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