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50个字。

  《那树》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教师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的行文线索,赏析文章凝练而蕴味深刻的语言。(2)理解本文的立意,把握散文的“神”,把握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情感。(3)理解对比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运用默读、跳读、精读的方法品味那些能体现大树品质的描写片断,那些蕴涵了作者的情感,描摹大树悲惨命运的片断,在语言品味中把握文章主旨。(2)鼓励学生在分析、品味中质疑解难,发现创造;鼓励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对散文的主题有自己的心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认识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4.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二、资料助读
  1.王鼎钧,台湾散文家。他的创作内容很广,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影评.小说批评等等。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小说《单身汉的体温》、《透视》
  2.多媒体播放反映人类生存困境的若干画面,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洪水肆虐、森林面积锐减、资源严重枯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并交流。
  佝偻(gōu 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骨(huái):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须(qiú):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dǐ)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