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创新学习以学生为本
——高中学生语文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实践与探索
潮州市湘桥区南春中学    苏捷

一. 高中学生学习与发展心理特征
教育以人为本,创新学习主体是学生,培养的对象主要也是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的具体充分分析。语文因其学科包含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既是基础学科也是思维工具。所以,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更需有针对性的分析。
高中阶段也称为青年初期,与初中生相比,身体发育进入缓慢增长阶段,身体形态、机能接近成熟。在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已达到成人水平,大脑皮层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层细胞的结构正在迅速发展,并渐趋成熟。高中生生理机能的完善,促使了其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学习内容方面,高中生以系统掌握间接的理性经验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可以接受更为复杂、抽象的知识;2.学习主动性方面,高中生明显增强,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责任感更强烈,独立性更高,选择性更大;3.学习策略、方法方面,高中生更重视对原有知识的系统化,并经常反思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4.学习动机方面,高中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间接学习动机和长远学习动机占优势,稳定性也明显增强;5.学习能力发展方面,高中生自学能力逐步提高,但各要素发展不平衡,其应考能力、记忆能力发展水平较高,而笔记能力、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我们尤其要注意一点,就是高中生创造性思维优异的发展特点。首先,高中生阶段正处于创造性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这个阶段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直接决定了人类的最佳创造性思维年龄(按美国学者H·Lehman的研究,为25—40岁)的成就。其次,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和初中、小学阶段不一样,其现实性特点相当突出,开始重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再次,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识性增强,能够主动有意识地提问并寻求新的解决方法。最后,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迅速,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思路开阔、灵活、敏捷的特点。当然,我们也要了解到其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问题。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主要方面发散思维有三个维度: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但当前研究认为,高中生在流畅性方面发展最快,而变通性较慢,独创性最慢。

二. 高中学生语文能力要求与创新学习能力在语文科中的体现
按照2000年《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指引,除了对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文学鉴赏、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外,还提出关于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我们还要注意到大纲在细节上更增加了:“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和“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的要求。在“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中,更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最后在教学评估中,更是指出:“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很明显所有对高中学生语文的这些方向指导都是和创新学习目标相协调的。创新学习强调的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能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在高中生的能力发展层面来看,更是同舟共进的方向。
综合这些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中生创新学习能力在语文科中的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对学科本身及学习方法的元认知的把握;2.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交流、阅读、写作素养和能力和自学习惯;3.掌握独立、协作收集、处理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4.强调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的体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