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90个字。
初中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步导学演练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教育办公室赵洪军邮编:272504 手机:13406260263
真的要征服自然吗
——《敬畏自然》同步导学演练
【导航•课前激趣】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感知•文本主旨】
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
【积累•学有所得】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咫尺()
(2)逢蒿()
(3)鲲鹏()
(4)狼藉()
(5)相形见绌()
(6)深邃()
(7)混淆()
(8)硕大()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不自量力
陷阱
沾沾自喜
(2)喜形于色
窃笑
狼藉班班
(3)相形见拙
呐喊
美味佳肴
(4)精巧绝伦
幼稚
高深漠测
3.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2)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4.根据文意,填写词语。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是高深莫测的星空,()不值一提的灰尘,()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5.将下列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可增删词语,但语意不变)
这位女孩名叫豆豆。她穿一件粉红连衣裙。她特别爱笑。她梳着马尾辫。
又一个“世外桃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步导学演练
【导航•课前激趣】
同学们还记得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吗?你还记得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吗?
外:忽逢桃花林……
内: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的景色很美,但我们都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虚构的。其实在我国的大西北真的有一处曾被人喻为“世外桃源”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地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感知•文本主旨】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作家吴刚的一篇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在文中具体形象地报道了昔日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却变成今天一望无际、干枯萧条的茫茫荒漠的现象和原因,向人们强调了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积累•学有所得】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罗布泊()(2)萧瑟()(3)和煦()(4)萎缩()(5)干涸()(6)庇护()(7)吞噬()(8)裸露()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和煦
(2)萧瑟
(3)吞噬
(4)沧海桑田
3.填空:
本文是一篇(),这种体裁的文章兼有()和()两种特点。一个特点要求(),另一个特点则要求(),讲究()、()。
4.如果把文中“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改成“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可以吗?谈谈你的看法。
5.请仿写一条有关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语(语言要精练得体)
例句:(1)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2)春花烂漫,请您手下留情。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学有所思】
①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②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