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展望
——高考·高考复习·课程改革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 丁宝华
( 办公075583939847 个人075522016652)
进入高考总复习阶段的高考研究要把握几个方面的信息:命题专家对2004年试题的分析——试题走向;反思高中教学,反思高考复习;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
高考研究首先要从整体上对高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高考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高考是考生的成人仪式。参加高考意谓着考生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种责任感;对家庭、对父母的一种责任感;对考生自己前途的一种责任感。高考是考生对自己极限的一次冲击:展示学识、能力,超越和战胜自我的意志、毅力、品质的考验;能力、潜力的一次冲击;心理、生理的一次冲击;方法、策略的一次冲击。
研究高考,探索高考改革发展趋势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探索、研究高考的规律,要从整体上把握高考形式改革的规律、高考内容改革的规律,要了解高考改革的基本动态;二是从宏观研究向微观研究伸展,要从宏观上对高考改革有一个基本认识,用以指导微观的研究,也就是学科的研究。高考改革发展到今天,尤其需要我们任课教师首先要“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在这同时也要“时常串串门,看看人家的人”;三是要把高考与高中教学联系起来,与高中课程改革联系起来,从高考看高中教学,看课程改革。从高中教学,从课程改革看高考,这就是哲学中的运动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四是瞻前顾后,高考改革有它自身的规律,有清晰的轨迹,对已经过去的高考要仔细研究,认真思考,研究高考发展方向,进而把握其规律。
2004年高考试题特点
2004年高考改革和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没有变,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三个有助于:有助于为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2004年高考试题的几个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高考考查的知识是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抽样,这种抽样源于命题专家对某一学科基本理论,框架的认识水平;这种抽样源于命题专家认为哪些概念和规律哪些知识对培养中学生的学科素养是重要的;这种抽样源于命题专家认为哪些知识点对进入高校学习相关专业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抽样源于命题专家认为哪些知识点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具有启迪作用。
2.重点知识的考查、主干知识的考查到位;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
3.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4.高考改革的目标努力体现课程的改革目标。
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为不同的省区命制了难易程度有别的Ⅰ、Ⅱ、Ⅲ、Ⅳ四套高考语文试卷。与2003年相比,试卷结构略有不同,数目数量由2003年的26道小题,减为25道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比也由105∶45改为108∶42;减去了一道文言文选择题,增加了文言文的翻译的分值。从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趋势;题目数量逐年减少(从32道小题减到25道小题);客观题的分值在减少,主观题的分值在增加。增加主观性试题并不意味要降低高考的信度,因为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