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13420字。
  清流一中2012-2013学年(上)第三次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佩缤纷其繁饰兮,                             。(屈原《离骚》)
  (2)                 ,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5)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
  (6)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廉耻
  [清]顾炎武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①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约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注释] ①之推:即颜之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行己有耻                   行:行事
  B.弃礼义,捐廉耻             捐:放弃
  C.则可以死易生               易:替换
  D.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         率:带领
  3.下列属于直接讨论“廉耻”问题的一组是(3分)
  ①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②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③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④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⑤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约止欲将。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义廉耻”四者是维系国家命运的关键,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羞耻之心。
  B.如果一个人没有廉耻之心,会导致失败,灾祸甚至死亡。
  C.颜之推否定了齐国一士夫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反对自己的孩子去做官。
  D.张奂是个廉洁的人,他把羌人的财货退还,使威望教化得到了发扬。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7分)
  观祈雨 
  (唐)李约①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注】①李约,字存博,汧公李勉之子,自称萧斋。官至兵部员外郎。其诗语言朴实,感情沉郁。②箫管,古代祈雨时的表演。
  (1)下列诗句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 文化经典阅读(6分)
  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①;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②,故不劳而王③;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不召之臣:受特殊礼貌待遇,不被召唤的贤臣。 ②学焉:以之为师。
  ③不劳:不费力。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