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题,约5490字。
莆田市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人生如梦, 。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李清照 《声声慢》)
⑶塞上长城空自许, 。 (陆游 《书愤》)
⑷ ,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⑸忽魂悸以魄动, 。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⑹吴楚东南坼, 。 (杜甫 《登岳阳楼》)
⑺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 《扬州慢》)
⑻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将进酒》)
⑼ ,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 《李凭箜篌引》)
⑽战士军前半死生, 。 (高适 《燕歌行》)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 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为鄱阳太守。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注 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
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辍: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举:推荐
C.隐之累迁晋陵太守 迁:升职
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3分)
①禄赐皆班亲族
②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③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
④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⑥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历任官吏贪财旧弊,朝廷任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C.卢循经刘裕交涉后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渝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遗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3分)
② 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2分)
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罟(ɡ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í):地名。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1)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2分)
(2)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
7、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兰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 “松竹梅”这三个意象?(2分)
答:
(2)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避难所里,给她拿来了衣服、食物和被子。爱斯梅拉达抬头看到伽西莫多丑陋的外表,虽然害怕但还是向他表示了感谢,伽西莫多为了不让她害怕,让她闭上眼睛听他说话。(《巴黎圣母院》)
B.爱斯梅拉达躲在巴黎圣母院避难,想见弗比斯而不得,迁怒到伽西莫多身上,叫他滚。伽西莫多想让她醒悟,在夜晚唱忧伤而又古怪的歌曲。一天清晨,他在窗台上放了两瓶花。一个是水晶瓶晶莹剔透,非常耀眼,但有裂缝,里面的花早已枯萎。一个是陶罐非常粗糙,但里面贮满了水,罐里的花娇艳欲滴。可爱斯梅拉达却整天把那枯萎的花抱在怀里。(《巴黎圣母院》)
C.“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
当克洛德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爱斯梅拉达选择时,虽然爱斯梅拉达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对克洛德的求爱,她作了上述回答。(《巴黎圣母院》)
D.涅赫柳多夫既已决定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在出发以前需要做好准备,现在要先下乡一次,把那里的事情安排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