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00字。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第二轮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能运用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归纳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以提高得分率。
学习步骤:
一、第一轮复习时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自测
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各是什么意思?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文言文直译的方法“留、换、增、删、调”各针对哪类文言现象?
4. 有些不能照字面直译的,或者直译表达不出原意的,或者是使用了比喻、借代、互文、委婉说法等修辞义的,往往需要意译。试举一例说明。
二、修改常见的翻译失误(在原句中改)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误译:晋国侯爵和秦国伯爵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国君对晋国国君没有以礼相等。
晋国国君和秦国国君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国君对晋国国君没有以礼相等。
2.把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了。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能把今义当古义。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误译: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误译: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因为蔺相如的功劳大,任命他为上卿。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误译: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不吝啬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误译: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要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误译: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孙权把曹操的书信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7.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误译: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