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语文魅力,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他自己<br>
———试谈让学生自主性学习 <br>
江苏奔牛高级中学 何辉<br>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不尽。”这句话道出了语文素质教育的真谛。它启迪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其核心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只有个性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影响和促进其他素质的健康发展。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即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精神。开发这种潜质,就是发挥教育应当发挥的功能所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主阵地。<br>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把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社会实践中,通过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应用资料,使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有实现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明,即学生不仅学会了解决学科内及学科之间的能力问题的能力,在这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结合实际(社会生活和自我认知、心理实际)假设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说,学科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相应的学习策略。<br>
让学生实现创新,首先必须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br>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提供前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