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古代诗歌鉴赏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评价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与以往考题相比,难度加大。原来是选择题,现在变为主观表述题。
古诗鉴赏需要从各方面全方位入手把握,根据题目要求,有侧重地作答。
一、 把握思想内容及情感
诗歌主题和思想情感是诗歌的核心,诗歌鉴赏想要得当准确就需把握准主题内容、思想情感,否则可能导致鉴赏方向性错误。
古诗中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类:
1、忧国伤时
有的揭露统治者的昏聩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的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有的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有的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登高》。
2、建功报国
有的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陆游的《书愤》;有的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有的抒写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有的抒写山河沦丧的痛苦,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有的感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的感叹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如屈原的《涉江》。
3、思乡怀人
写羁旅愁思;写思念亲友,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写边关思乡;写闺中怀人。
4、长亭送别
有爱人之间的别情,如柳永的《雨霖铃》;有亲人友朋之间的别意,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5、生活杂感
以上四种思想感情之外的生活中的情感思想都归入此类,内容十分丰富。有寄情山水的闲适,有对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有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有生活的情趣表达,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高考试题:
(1)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2)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二、 具体把握
诗歌的主题思想都是要通过具体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传达出来,尤其中国古代诗歌强调有韵味有内涵,因此,我们更应当注意把握表达方式、表达技巧等具体的东西。
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
(1)诗歌常用的抒情方式
1) 直抒胸臆
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由作者直接对人、事、物表明态度感情的一种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将进酒》等。这类诗歌主题思想较易把握,能鲜明地显示字面。
2)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恰恰是间接抒情,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究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常常借用其它方式传情达意。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