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5240个字。答案扫描的。
常熟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殷qín( ▲) ②chěng( ▲)能③xiāng( ▲)嵌④dǐng( ▲)盛
2.下边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道外的丘岗坡陀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遂,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安祥宁静、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②当《少林寺》风糜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耍起来,眼神都恍忽了,十分逗人。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曲径通幽处,▲。万籁此俱寂,▲。(常建《▲》)
②▲,乾坤日夜浮。……▲,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③她马上成为▲,成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④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⑤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继续前进。(阿累《一面》)
4.下面这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2分)
①《舌尖上的中国》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②播出时不少人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③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④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⑤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鸣。
(1)语句▲,修改意见: ▲
(2)语句▲,修改意见: ▲
5.班级打算邀请部分家长参加班会,小静觉得妈妈衣着土气,不够入时,不想让她来参加。对此,你打算怎样劝说小静改变主意。(3分)
▲
6.仔细观察漫画,简要描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寓意。(3分)
内容:▲
寓意:①(从孩子角度)▲
寓意:②(从家长角度)▲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44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4分)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7~11题。(13分)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奏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同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人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选自《宋史•赵普传》)
7.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2分)( )
A 虽多忌克 B 及为相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孰为汝多知乎
C 太祖常劝以读书 D 普少习吏事
遂以名楼 学而时习之
8.从【甲】文来看,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